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不是業配文的書評:談《沒了名片,你還剩下什麼?》



書名:《沒了名片,你還剩下什麼?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》
出版社:流行風

我對於真正的商管理論並不太懂,因此當出版社拜託我評這本書的時候,我是有點為難的,怕講起來不痛不癢沒有力。但讀完之後,倒覺得可以從中談些東西,於是就有了這篇。因為沒有收錢,所以讀者不用擔心這是只講好不看壞的業配文。

這本書是從兩位作者的業界經驗出發,談上班族的一些思考角度和自我提升方法。依我個人淺薄的社會經驗,我認為其中多數建議值得一試。像是要讓同事、老闆對於自己的存在有感、怎麼在心態上去區分辛勞苦勞、一些初任主管的心法,以及建立求知的學習模式與良好工作習慣等等,我認為這些觀念對多數白領員工(甚至是公教人員)應該都能適用。

但我也認為這兩位作者都「太陽光了」,對於職場黑暗面著墨較少,其建議多半是自我提升,對於如何建構「職場防禦系統」的討論不多,挖洞給人跳的方法,好像更是沒有看到。或許因為兩位作者都是陽光型男,強調正向心態而沒參入這種成份,而且少了陰招也不能算是缺點,因為陰招若公開講出來,往往就沒效了。

此外,雖然他們想維持性別中立的態度,但實際上某些女性讀者還是可能會有「啊,這是男人才可以吧」的感嘆。當然這不代表女性讀者無法從中有所收獲,這本書的建議對於女性讀者同樣有效,只是如果妳要找「專門適用於女性的解決方案」時會有點遺憾。

我要談的另一個重點是,雖然作者們應該都沒受過倫理學訓練(但可能有學過一點專業倫理),但他們卻意外展現出一種德行倫理學的立場。他們不會直接說某某行動是對的,而是不斷建議你改變想法,轉變心態(轉換氣質傾向),透過規劃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(培養德行)。他們以實務經驗反駁了行為倫理學的觀點:你不需要每一次都做出正確選擇的模式,你只要建立能經常做出正確判斷的模式。這怎麼看都是德行論呀。他們甚至還提及當代德行論也主張的幾種重要德行:良知、信任感與忍耐等等。

他們強調的價值理論(基本價值、向上價值)和當前的價值發展論述很接近,甚至運用了一堆希臘哲學與現象學方法:我不認為他們讀過這些純哲學的東西,但他們講的就是這些東西。

我一開始教的是哲學系(雖然還在,但課很少了),經常有學生問我,讀哲學系在社會上有沒有「用」,可以賺錢的那種「用」。我的回答是「有用」,但要學到能應用,現在學生的程度是不夠的,因為現有課程給他們的東西太少了。這是種資源性的不足。

我看到兩個很可能完全沒讀過哲學的專案老手,寫出了一本可以在裡頭不斷畫圈圈說「這和某某哲學理論類似」的書。這是很妙的事,像是在某顆星球找到很像地球的生物。或許我下次會建議問同個問題的學生,去找這本書來,在裡面畫出「你覺得有點熟悉的部份」。也許畫完之後,他們就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麼了。